top of page
t018fdb2e439abdc1fc.gif

August  
to 
September

八月藝術世界隨著夏末秋初的色彩變化而煥發活力,用畫筆捕捉季節的過渡。
九月藝術家們以夏天的餘韻和秋天的初息為靈感,展現季節變換的獨特魅力。
​協會活動回顧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週年:灣仔瑞彩賀回歸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由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主辦,灣仔民政事務處協辦,致和堂、灣仔賢毅社、香港銅鑼灣工商業聯合會、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香港樂善同行基金會合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灣仔瑞彩賀回歸》,將於 2024 年6 月 29 曰至 7 月 21 日在灣仔維多利亞公園(近噴水池)及跑馬地新月花園擺放三款瑞獸(青龍、玄武、朱雀)的裝置藝術,其表達的寓意如下:

 

· 玄武:象徵長壽的龜蛇合一靈獸;

· 青龍:帶來春夏的東方靈獸,寓意為香港帶來欣欣向榮的氣息;

· 朱雀:被大眾視為瑞鳥,每當朱雀所在的地方都會帶來太平與吉祥。

 

這些裝置藝術表達了對祖國及香港的祝福,讓市民欣賞及分享回歸祖國的喜悅。 在這充滿意義的時刻,HIYA 主席馮鉅基先生、副主席范真先生和會長黃巧嫻小姐同時出席了是次展覽的亮燈儀式,與大家一同見證這一輝煌時刻。

1721896107639.jpg
1721896118065.jpg
1721896264832.jpg
​協會活動回顧

第二屆國際文化、旅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第二屆國際文化、旅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於 6 月 21 日至23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順利舉行,展覽還同期舉辦國際當代藝術展及國際工藝美術展,共展出了 16 個國家的文化特色產品。 展覽亦涵蓋中國傳統水墨與書法,展出了眾多深耕藝術多年的藝術家作品,極具欣賞價值,除展覽外,展會還舉行多場文化民俗表演,如南非國寶級音樂家表演、菲律賓編織手藝展示、俄羅斯音樂舞蹈表演等,盡享視聽盛宴,讓人大開眼界。 HIYA副主席張曼靈先生、范真先生以及會長黃巧嫻小姐的傑出作品也參展其中,為他們在藝術生涯中起到推動和提升的作用。

1719915123277.jpg
1719915071586.jpg
1719915100780.jpg
1719915157771.jpg
​協會資訊

藝術品與藝術品價值關系研討會

「藝術品與藝術品價值關系研討會」已於6月15日順利舉行!是次活動由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主辦,通過深入探討藝術品與其價值之間的密切關係,瞭解藝術品背後的故事及其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拓展了對不同藝術品創作風格的認識。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和積極分享,希望大家在這個過程能收穫新的啟發。

1721724812577.jpg
1721724801616.jpg
1721724903991.jpg
1721724777409.jpg
​活動推薦

「西塔定序」– 雙人個展

日期:7月6日(週六) - 9月10日(週二)

時間: 週二至週六 10 a.m. - 6 p.m.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65號志昌行中心12樓C室  Lucie Chang Fine Arts

Lucie Chang Fine Arts 很高興地宣布將在7月舉辦展覽「西塔定序」。我們將展出在海外深造兩位傑出的年輕女性藝術家鄒琪和周彬彬的藝術作品。這次展覽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觀眾更深入了解這些傑出人才的藝術之旅和靈感。

 

鄒琪在密西根郊區的苗族和華人家庭長大。她在密歇根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進入羅德島設計學院攻讀插畫碩士學位。自2022年開始,她的繪畫創作在哥本哈根的Collaborations畫廊、紐約的The Hole畫廊、洛杉磯的Vardan畫廊及其他多個畫廊的群展中展出。鄒琪最近的作品探索了社交媒體網站中色情空間的表達、剝削、可視性以及身體商品化的觀念。作品從 Legacy Russell 和 Donna Haraway 等文章中汲取靈感,質疑了我們在線上和線下承載的身份之間的邊界。鄒琪將傳統繪畫技術與當前的數位繪畫模式相結合,研究數位對當今個人身份和藝術的影響。她的作品引發了觀眾對仿真圖像的影響、性愛商品化以及與他人和自我建立聯繫的意義的思考。

 

周彬彬是一位目前居住在馬德里和上海之間的中國藝術家,她四歲時移居畢爾巴鄂,並在倫敦藝術大學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和中央聖馬丁學院美術學完成學業。周彬彬從中國傳統主題和象徵主義中汲取靈感,作品可以看到傳統的中國藝術元素與現代數字美學並存,營造出對比鮮明的豐富畫卷。受著名藝術家齊白石等人的影響,她的作品向竹子所體現的堅韌、力量、高貴和謙遜的持久品質致敬。透過她巧妙地現代詮釋,無縫地彌合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差距,為每一筆都注入了意義,邀請觀眾在自己的生活中反思這些美德。此外,彬彬的最新作品以蚱蜢和牽牛花為主題,象徵著活力、自由、希望和生命的韌性。她的畫作展現了自然的美麗與和諧,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生活與藝術之間互動的思考。

​資料來源

1721897652472.jpg
1721897679797.jpg
1721897632728.jpg
1721897595858.png
活動推薦

明天會再來:陳餘生藝術展|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日期:6月19日(週三) - 9月29日(週日)

時間:11:00-18:00(週二至週日)

地址: 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麥禮賢夫人藝術館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榮幸呈獻「明天會再來:陳餘生藝術展」,這是畫家自2020年逝世後首次回顧展覽。

 

陳餘生(1925-2020)是香港著名藝術家,四十多歲時才正式開始繪畫生涯,發展出一種獨特、年輕、圖像化的抽象繪畫模式,並在晚年延續到數位藝術。陳先生也是一位受人愛戴的老師,他的教學基於他自己作為畫家的經歷,並塑造了下一代香港藝術家。 「明天會再來」包括精選的繪畫作品、罕見展出的數位繪畫以及新整理的檔案材料,向藝術家的藝術、生活和持續的遺產致敬。

 

本展覽由客席策展人黃熙婷聯合展覽顧問周淑芬,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助理策展人Hain Yoon策劃。是次展覽得到多方支持,包括:香港藝術發展局、Virginia and Wellington Yee、Margie Yang and Dee Poon 、Rita and KC Kung及仙島酒莊。

​資料來源

1721899137369.jpg
藝壇資訊

為什麼很多藝術家認為是瘋子?哲學家告訴你答案。

知識擴充

知識擴充| 有獎問答

哪個國家對現代越南繪畫有重要的影響?

如果你知道答案,就請WhatsApp 90621702告知我們啦!

回答正確者將會得到協會送出的精美禮品一份!

藝術專欄

黃巧嫻| 協會會長 

林之助:以畫筆訴說生命的溫暖與厚重

以愛為名落筆,即使肉體囿於塵世凡俗,精神亦能超然於物外,如羽化登仙一般給凡人以情感上的共鳴,讓人直呼浪漫,留下不可名狀的感慨。於臺中國立美術館放慢腳步,伴隨著浪漫的氤氳其間,思緒便也飄向那個風雨交織的年代。

1721900307092.jpg

林之助先生,這位被尊稱為“臺灣膠彩畫之父”的繪畫大師,他的一生都在用畫筆探索著生活的美與溫暖。出生於臺中大雅的他,自幼便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十二歲赴日本留學,後考入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他的藝術之路由此正式開啟,年少得志並不影響其歸國之心,幾度坎坷仍不輕易潰倒,挽起衣袖入田地耕作,換得錢財提起畫筆,風華依舊,故在其筆觸之中循跡,觀之,脈脈溫情便得以浸潤。

1721900329494.jpg

場館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林之助先生24歲參加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展時便一鳴驚人的《朝涼》,與在教材上看頗有不同感受,這幅畫尺寸龐大,高283公分,寬182公分,如此巨幅的作品,單是構圖就耗費了林之助先生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每一個色譜的調配,都需要2-3天的精心研製。站在原作面前,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幅畫的震撼之處。它不僅僅是一幅畫,更是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我仿佛被帶入了一個靜謐而宏大的世界,感受到了藝術家通過畫筆傳遞的深情厚意。

1721900351779.jpg

〈朝凉〉(国立台湾美术馆)

林之助的畫風多變,從早期的受“帝展”、“府展”影響,到中期的融合西方繪畫技法,再到晚年的回歸寫實表現,他的藝術風格始終在不斷創新與突破,浮生所曆生命之溫暖與厚重,皆於筆下一一呈現。

1721900366299.jpg
會員作品欣賞

梁立人 | 協會會員

t04746d395d7717937e.gif

       本協會支持多種形式的藝術交流,歡迎各位會員向我們投稿與分享最新活動和作品,分享者可獲得本協會精美禮品一份,作品亦可在本協會免費宣傳。更多藝術活動最新消息敬請持續關注我們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

t01d7c9f6dcf30532e5.gif

 © 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 

HKIYAS

電話:+852 9062 1702    
電郵:Info@hkiyas.com
會址: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樓104室

  • Instagram
  • YouTube
  • Facebook

協會接收捐款賬戶:

收款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Youth Artists Society Limited
收款賬號:南洋銀行(043)494-001-5224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