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to March
2月的藝術,
如同冰雪覆蓋下的溫暖火焰,
融合了冬日的沉靜與節日的歡愉。
3月象徵著重生與更新,
藝術家們通過色彩與形態,
傳遞出春天的歡愉與無盡可能。
協會活動
開啟藝術與哲學的探索之旅 | 《書藝課程》正式開課
導師:黃配江
上課時間:逢星期六上午11 - 12:30;
上課地點: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樓104室。
這是一個結合藝術創作與深厚哲理的學習體驗,跨越傳統與現代的藝術之旅,讓您在創作中領略東方智慧的精髓,並提升您的藝術技巧與表達深度。
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設計師,還是專業的書法家,本課程將提供您全新的視角與技巧,幫助您開啟無限的創作可能!
報名現已開放,名額有限!
會員更可享受報名折扣!
詳情請瀏覽:https://www.hkiyas.art/Calligraphyandartcourses
或掃描海報右下角二維碼查閱。
協會活動回顧
「古今行吟.雙虎展翼」洪荒 · 張驊書畫印雙人聯展
展覽時間:2025/1/1~1/15(9:00-18:00)
展覽地點:墨閣藝文空間(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31號)
「洪荒·張驊書畫印雙人聯展」展出了洪荒先生(HIYA藝術顧問)與張驊先生在書法、國畫及篆刻領域的作品。
洪荒老師-(本名洪傳驊),其雖不以書篆為業,但從事的古文物事業眼手所及皆為青銅器、簡牘、碑帖書圭、石刻造像等;所行之事亦是水位極深的文物修復、辨偽、求真、尋貨、價沽等工作,然其治印不報紙漸印,僅於石上隨手畫記傾刻之間完成屈曲盤繞的鳥蟲篆印創作,觀者無不護嘆!
張驊老師-(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碩士),喜愛各種型式的藝術創作~平時默默耕耘,不汲汲於功業,多即與而為~作品在成熟與不成熟之間蘊藏著一顆樸拙的真心,在臺灣藝術界乃屬資淺小輩。
活動推薦
時光流逝之歌|吉莉安·艾爾斯個展
日期:2025年1月9日-2月15日
時間:周二至周六 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10樓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吉莉安·艾爾斯(1930 - 2018)是一位具有影響力的英國畫家,以她那些大幅、色彩鮮明的抽象作品和版畫而聞名。其作品特點是顏料層厚實,取材於不同的⾵格和運動。 艾爾斯認為抽象繪畫是一種重要的語言,反映了 20 世紀的活力及其與自然和社會不斷發展的關系。她沒有描繪人物或風景,而是探索繪畫的物質性。她經常將畫布放在地上,與作品的本質性互動。這種方法使她能夠嘗試傳達一系列情感的形狀、顏色和紋理。
活動推薦
超越界限:女性視野|展覽
日期:2025年1月18日-3月8日
時間:11:00-19:00(星期二至六)
地點:凱倫偉伯畫廊
地址: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20 號 地下
在全球範圍內,女性藝術家正逐漸獲得應有的可見度與認可。目前有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畫廊和博物館展覽專注於女性創作者越來越多女性的作品被博物館收藏,其拍賣價格亦在上漲。
2025 年的開始為展示凱倫伯畫廊中一小部分出色女性人才提供了良機,她們所有人都在面對重大逆境時,透過她們的創作和對藝術事業的奉獻在「超越界限」。
此次展覽的其中一個重點是來自緬甸的三位藝術工作者的參與。在這個自 2021 年以來持續面臨內戰的國家中,女性藝術家在當地藝術社區中傳統上具有少數發聲權。Soe Yu Nwe 和 Thynn Lei Nwe 分別在美國和新加坡完成了他們的藝術教育,將新的印象和技術帶回了自己的祖國。Khin Thethar Latt(Nora) 仍然留在家鄉仰光;這對她的多媒體實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主要集中於攝影。她故意以鮮紅的臉龐掩蓋身份,凸顯在壓迫政權下身份和個性的消失。回到家鄉香港本地,本地藝術家 何幸兒 和 劉寶欣 通過她們選的版畫和繪畫媒介來表達她們的本土身份和地方感。她們最喜歡的主題是香港這座城市,總是透過他們高度個性化的視角探索、解構、分析和重新想像。
藝壇資訊
用AI輔助作畫 村上隆:失望中以人手完成作品
村上隆玩日本古畫,將歷代日本名畫重新演譯不是新鮮事了,近日他在倫敦舉辦的個展《Japanese Art History à la Takashi Murakami》(村上隆仿日本藝術史),新賣點是他用上了AI人工智能。
展覽的重頭作,是重新演繹岩佐又兵衛(1578–1650)的《洛中洛外圖屏風 佐又兵衛rip》(Rakuchū-Rakugai-zu Byobu)。《洛中洛外圖》是日本歷史上室町時代所創作的風俗畫裡其中一種,「洛」指日本京都市,源自中國洛陽。岩佐又兵衛的名作是一幅屏風,為日本國寶,現藏在東京博物館。當年岩佐又兵衛父親因反抗織田信長被迫蟄伏民間,觀察不同階層人士,畫中共有2,500個人物,包括王公貴族、平民百姓。此畫的經典程度,是令日本人視它為浮世繪的元祖。這幅村上隆的新演譯,曾在去年於今年七月日本《村上隆 靈氣京都》展覽中展出。
知識擴充
知識擴充| 有獎問答
傳統民間年畫多用什麼技術製作?
如果你知道答案,就請WhatsApp 90621702告知我們啦!
回答正確者將會得到協會送出的精美禮品一份!
藝術專欄
黃巧嫻 | 協會會長
香港藝術新星:杜海銓的獨特藝術融合
在香港這片充滿多元文化魅力的土地上,一位年輕的藝術家正綻放著屬於他獨特的藝術光彩,他便是杜海銓(Tao Hoi Chuen, Jacky)。
初次遇見杜海銓的作品,是在一個機緣巧合下的畫廊之中,當時便覺眼前一亮,他的風格非常有辨識度,滿是個人特色,將香港的本土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杜海銓 1996 年生於香港,至今仍在此生活與創作,從香港中文大學先後取得美術學的學士與碩士學位,求學期間還在北京、臺灣等地交流學習,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藝術閱歷。他擅長工筆劃創作,醉心於 研究如何把三維空間與視覺成像轉化為傳統線性語言的圖形效果。城市景觀與賽馬是他尤為喜愛的創作主題,他會借鑒傳統山水畫的空間營造,以一種靈活的構圖方式對不同視角進行變形與重組,用 “複合空間” 的形式去描繪生活世界的厚度,這般巧思著實令人讚歎。
而更讓人驚豔的是,他大膽地將敦煌壁畫的表現方式融入到現代畫之中,這可不是簡單的拼接,而是深度的融合。那些古樸又神秘的敦煌韻味,在他筆下與香港特色元素,像穿梭於城 市間的電車等巧妙交織在一起,實現了古代與現代的合璧,由此打造出了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仿佛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傳統與現代在畫作中和諧共舞。
他的諸多展覽,無論是沙田馬場委託的創意專案 “Racing in HK City”,還是在 SC 畫廊舉辦的展覽等,都一次次向世人展示著他獨特的藝術理念與扎實的創作功底。杜海銓就如同香港藝術天空中一顆閃耀的新星,正以他獨有的藝術融合方式,不斷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讓人滿 懷期待地想看到他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會員作品欣賞
張鈺 | 協會會員
秋季
布面丙烯
120x50x4cm
2023
我的《黃山詩——秋季》系列的靈感來自於我在中國安徽黃山的旅行。它被稱為黃山,是中國最著名的山脈之一。
黃山的空靈景觀喚起了寧靜和難以形容的浩瀚。它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色激發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畫家的靈感。我被它崎嶇的懸崖、雲海、奇特的松樹和季節的變化所吸引。看看黃山,你就知道它為什麼是大自然的傑作了。
在水泥叢林中長大的我,從來沒有像在黃山那樣感受到如此的寧靜。城市生活的喧囂常常遮蔽了我們的寧靜。在創作這個系列的時候,我想像自己在懸崖邊,感受著清新的空氣,俯瞰著廣闊的雲霧繚繞的山脈。這種明顯的感覺轉化到我的畫布上,旨在通過筆觸和顏色捕捉失重和高度。 我的黃山系列讓我想起寧靜。我希望它能激勵人們看到過去的艱辛,在混亂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沉浸在這樣的美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努力在我的藝術中反映這一點。
本協會支持多種形式的藝術交流,歡迎各位會員向我們投稿與分享最新活動和作品,分享者可獲得本協會精美禮品一份,作品亦可在本協會免費宣傳。更多藝術活動最新消息敬請持續關注我們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